1)第750章 了解民情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院子里三十多个老老少少坐下,高义欢坐在他们对面,寒暄着问了些家常。

  “几位老乡,藩府有没有给你们安置田地耕种啊?”高义欢问前面几位老者。

  “大王,安置了,一户人家有二十亩地,县里借了耕牛和种子,给了口粮,大家心里都蛮踏实的,都念着大王的好。”胆子大的老者,有些激动的说道。

  一旁的李岩问道:“老乡,借贷的东西,来年压力大不大?”

  西魏实行新政,其中有一新法,乃是借贷法,是效法王安石的青苗法。

  王安石变法失败,内阁很担心新法不能帮助百姓,反而会加重百姓的负担,因此李岩有此一问。

  “没什么压力,县里才收我们一分利,我们在凉州时借贷都是三分、四分的利。”老者忙回道:“司隶这边的租子,也比那边交的少,大家都感谢大王的恩德哩。”老乡们脸上布满了笑容,发自内心感谢高大王,感谢大魏藩府。

  一旁的孙知府、郑县令却背后冒着冷汗,幸亏他们没有搞什么名堂,不然仕途就完了。

  其实李岩的担心,是有些多余的,推行考核法后,对地方官员的考核,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,不仅看县里的水利、人口、田亩、赋税,还要看县里五等民结构的变化,已及每一个等级的收入变化。

  光赋税增长,水利工程和道路修建,县里百姓收入却减少,跌破一个标准,考核时就该看一看官员是不是好大喜功了。当然,赋税、人口、水利都没增长,县里还越来越穷,那这个官员就更加不合格了。

  另外,吏部考核时,还会对县里五等民进行调查,让他们对地方官员做个评价,作为考核的参考。

  新法推行后,西魏官场,反对的声音很大,不少官员都埋怨,官不好做,有很大的抵触情绪,高义欢每个月都能收到几本攻击新法的奏疏。

  为此高义欢也比较头疼,大部分人寒窗苦读,并非是来兼济天下的,他们没有那么高的情操,而是来当官大爷,来作威作福的。

  藩府对官员限制太严格,引起反弹,高义欢也不可能将他们都换掉,毕竟能帮助他治理国家的只有文官系统,你再选上来的人,依然是一个德行,而国家的治理,也不可能交给武将,更加不可能交给百姓。

  至少历史上没有一个武将来统治的国家,或者交给百姓来统治的国家,能够长久。

  为此内阁提议,增加官员俸禄,给予更高的待遇,高义欢采纳了建议,并承诺今岁制定出方案,明岁开始推行,才将反对新政的声音压下来。

  李岩听了微微颔首,扭头与身边几名官员交谈了几句,高义欢则微笑着继续说道:“听老乡们这么说,孤王就放心了。其实我大魏,除了种地之外,还有许多别的生计可以做。老乡们想早点还掉官贷,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